【2018 × No.194/500】免揉麵包之父吉姆.拉赫的83道獨門配方 P.81 義式拖鞋麵包
需要拉長的小棍子系列終於可以暫時放下,
(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會回來嘲笑自己,但那也代表我進步了,所以我期待!)
接下來就來練習拉寬吧!
而格文的內容當然還是要跨越兩年的時間,
這樣的拖拖拉拉狀況,我想很多同學應該都會吧!?
幾乎沒有太大不同的前置作業,就把該放進盆裡的材料放進去,
攪拌成濕潤麵糊後封上保鮮膜,等待一發完成。
一發二發完成後,除整型是我的致命關卡外,
拖鞋麵包還多了一道將熱呼呼的琺瑯盒蓋在麵糰上送入烤箱,
時間到再把琺瑯盒翻開,續烤至麵包熟。
第一次的成品,以當時來看就是勉強還可以,
以現在的經驗來看,我深深懷疑它的皮沒被烤熟,
而且有發現邊邊的崎嶇嗎?
那就是我沒把琺瑯盒蓋好壓到麵糰的痕跡啊~~
-----
因為覺得有希望,所以會盡快進行第二次的試作,
與前次比較這次剛攪拌好的狀態是濕潤度略減。
成品的確有比第一次的外表好一點,但表面滿滿的疙瘩還有過多的麵粉,
其實看起來還是讓人覺得難受了,
不過這是成品的膨發度好很多,口感當然也就更好了。
-----------------------------------------
再一次覺得希望無窮,所以短時間內的第三次試做來了,
一樣的程序走一次,只是這次不再貪心硬要操作一整份的麵糰,
半份的麵糰也乖乖遷就著琺瑯盒的大小分成一大一小,
避免邊緣被壓扁的命運。
看著可愛的成品們,我想琺瑯盒的部分只剩10%要克服,
而形狀的不夠好問題就是整型得練習再練習,
不過當時因為已經相當滿意它們的口感跟滋味就暫時放下往其他款走去了。
-----------------------------------------
兩年過去,也該有些長進,
所以勇氣增加、手氣增加、運氣也增加之後,
該跟來親愛的義式拖鞋麵包親近親近了,
習慣的流程一路順順走下去,
直到分切二發麵糰整形這部份,
第一個麵包順利烤出來之後,
卻發現等在一旁的麵糰形狀已經"回不去"了,
只好默默替它掬把清淚,把它烤熟就是了。
先來看看令人滿意的第一顆拖鞋麵包,
不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它、拍它、敲它、聞它、拿它,
我都很滿意。
再來看看上方那顆肝臟形拖鞋麵包,
說真的~它的膨脹程度及烤好的狀態都很棒,
唯一那麼不夠好的地方是形狀,
但其實我還是覺得它非常可愛。
因為不論是第一顆或第二顆,它們切片後的狀態都是這個樣子,
看起來就讓人覺得是個外酥脆內有彈性的美味麵包,
非常幸福享用完這一批麵包,然後終於又可以往下一款前進了。
From : 免揉麵包之父吉姆.拉赫的83道獨門配方:用鍋子做麵包,在家就能烤出天然原味的正宗歐式麵包 P.81 義式拖鞋麵包
【2018 × No.194/500】免揉麵包之父吉姆.拉赫的83道獨門配方 P.81...
由 LiFen Su 發佈於 2018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