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女爸在田寮鄉下養的土雞
最近很拼命的增產報國
每次收成的土雞蛋 多到有點誇張
平時頂多拿個3~5顆回來用
這次惡女媽直接拿了20顆給我們
看著這堆蛋冰在冰箱裡 深怕消耗的過慢
讓蛋都不新鮮了也不太好
想起之前很想試做的溏心蛋
Google了一下 方法似乎頗簡單
上噗浪跟大家討論了一下
茶茶更大方的提供她的個人小訣竅
土雞蛋圓屁股朝下、排排站立在冷水鍋中(讓蛋黃能固定在中間)、
開火待滾、冒泡泡即開始計時、3分半起鍋泡冷水、剝去蛋殼泡滷汁2天
滷之我是採跟其他人一樣 醬油:味霖:清水=1:1:3的比例
還另外丟了一顆八角進去 全部醬汁沸騰後即放涼備用
寫起來跟想起來都覺得簡單的步驟
沒想到 我操作起來 竟然問題這麼多
首先 光是煮個半熟蛋 就讓我昏頭
冒泡泡開始計時 問題是要從迷你泡泡、小泡泡、中泡泡、大泡泡
哪一種泡泡出現時 才是計時的起始點??
我是從小泡泡開始算3分半鐘
結果在一顆顆夾入冷水中時 就明顯感覺到 蛋白沒有完全熟
於是又把水煮開 把蛋再放回去泡個30秒~1分鐘
再將整鍋蛋一顆顆放至冷水中
沒有當下就開始剝殼
大概隔了20分鐘才開始去剝
摸到這鍋冷水時 發現冷水都已經變溫水
然後就開始把每顆蛋都剝成鐘樓怪人的樣子
沒一顆蛋白是有完整的 真的是會剝到會生氣
鐘樓怪人水煮蛋全部放進保溫盒裡 加入滷汁
很明顯 盒子好像小了些 沒有硬壓
而是另外拿了個小保鮮盒 把3顆蛋移過去
好在滷汁的分量夠 兩盒都是9分近全滿的狀況
蓋上蓋子 放進冰箱 準備冰個2天
想到每顆蛋的蛋白都被我犧牲了1/4~1/3 也許不需要醃那麼久就已經入味
拿出小盒的 看看滷汁裡的蛋 似乎都已過色
隨意挑了一顆 從這一面看起來
很明顯 它長得不美 所剩的蛋白也不多
鼓起勇氣 咬下第一口
很明顯 薄蛋白的這一邊已經相當入味
不過正常厚度的蛋白 就才剛開始入味而已
之前十足擔心的溏心蛋黃部分 還可以
雖然不是軟嫩的膏狀 但也不是乾柴的感覺
是有點Q彈濕潤的蛋黃
大盒的準備拿回田寮鄉下現醜 一次吃光光
我才有機會再練習第二次
下次重點~1.煮半熟蛋的時間拿捏
2.剝蛋殼的技巧
3.滷汁要降低味霖的比例一點點 讓味道不那麼甜